首頁圖|阿誠的白日夢 昔日国门的隐退在北京的繁华中,有一段被岁月轻抚的记忆——中华门,这座曾矗立于古都南端的雄伟建筑,见证了无数历史的沧桑。然而,时光流转,如今它已不在原地守候,悄然消逝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多少这样的建筑像中华门一样,淹没于岁月,不復得見。大部分不见典章古籍,少部分仅存片言只语,还有部分很幸运的被近代照片術遗存。看到这些旧照片,仿佛能听见往昔车马喧嚣的回响。 01. 北京庆寿寺双塔,生于1257-1258年间,卒于1955年,800多年历史,修西长安街时消失。 02. 北京天桥礼拜寺,卒于约1960年-1970年。 03. 北京城墙(西直门段) 04. 北京地安门。卒于1954年底,北京皇城四门之一。 05.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仪门,卒于1985年。原为清大学士赛尚阿的宅第,同治元年(1862)在衙门院内东侧设立京师同文馆,称“东所”,培养外语人才,是中国第一个外语学校。 06. 北京宣武区包头章胡同著名的“转弯抹角”,卒于2007年宣武区大吉片拆迁改造。 07. 天津南运河边的敕建大王庙,生于1746-1751年间,卒于1960年,镇水之用,大王庙的主神是金龙四大王。 08. 长安右门,卒于1952年。昔日长安左门称作"龙门",长安右门称"虎门",每年阴历八月中旬,刑部在西千步廊举行"秋审"。死罪犯人从南门洞入听审,然后与该年的冬至日砍头,也是过此门入广场。 09. 安庆清真寺,最后一次重建于1896年,卒于1970年。 10. 镇远邹泗钟祠牌楼,生于1813年,卒于1960年-1970年,牌楼为六柱五间三层重檐庑殿塔式牌楼,门楣上方竖刻“敕建邹太常公祠”楷体石额,曾是镇远最雄伟的牌楼。 11. 开封二曾祠,生于1893年,卒于1960年-1970年,河东河道总督许振玮为纪念其乡试恩师曾国藩而建。因祠内祀曾国藩和曾国荃,故名二曾祠。二曾祠规模宏大,分东西两大院落。中间双脊建筑为瓣香楼。 12. 沧州水月寺,卒于1960年-1970年。历史上,沧州市水月寺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是京、津、冀、鲁的文化活动中心,曾有“天下第一关,地上无二寺”之美誉。目前延参法师正重建此寺。 13. 沧州闻远楼,卒于1957年,俗称鼓楼,实际是钟楼,楼上悬挂一铁钟,以前于正午和早晚各敲击一次。清代光绪年间重修,楼高7丈,上有巨钟,晨昏叩之,声闻数里。 14. 成都锦官驿,卒于2003年。从汉代起四川就因蜀锦闻名天下,官员把织锦工人集中起来,由锦官进行管理,因此成都别称“锦官城”,锦官驿顾名思义是供锦官们居住的客栈,一些商人赚钱后在锦官驿周围便建起了一排排具有川西特色的独门独院老宅,形成了后来的锦官驿古建筑群。 15. 杭州鼓楼,最后一次消失于1960年-1970年,现鼓楼为当代重建。 16. 杭州火车站,第二代,生于1941年,卒于1997年。第一代车站建于1910年,抗战被炸毁,下图为日据期间由日伪政府重建。 17. 灵宝县城墙和城楼,卒于1956年,国家决定修建三门峡大坝,灵宝古城为淹没区。1959年秋,县城迁往南面四十多里地的虢略镇,原县城沉于湖底。 18. 赣州八境台,卒于1960年-1970年。现存的八境台为1984年重建。 19. 昆明金马坊,卒于1960年-1970年,现在金马碧鸡坊是1998年在原址按原风格重建的。 20. 昆明碧鸡坊,卒于1960年-1970年,现在金马碧鸡坊是1998年在原址按原风格重建的。 21. 邯郸彭城东阁,亦称玉皇阁,卒于1958年,阁上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彭城是瓷都,不知是否因此而摆了好多坛罐,有人读出了城门所挂的牌匾是“寅宾出日”意为恭敬地迎接初生的太阳。 22. 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的鼓楼,也是北门,卒于1958年,比新城鼓楼早一年被拆,归化城鼓楼的设计和建造却别出心裁,在鼓楼的城楼上又加了一个高耸起来的钟楼。 23. 济南八卦楼,生于1914年,卒于1997年。民国初年建成不久的济南第一楼。位于三大马路纬七纬八路间,为回字形二层建筑。八卦楼是商业楼,楼后有排列整齐的小院落,因与日本领事馆邻近,昔日是济南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红灯区。 24. 青岛老火车站,生于1901年,卒于1991年。现在的火车站,是老火车站后移15米以后按照原样放大1.5倍重建的,仅仅是钟楼部分。 25. 济南老火车站 生于1912年,卒于1992年7月1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 26. 南昌万寿宫,卒于1960年,因纪念江西人的保护神—道教宗师许旌阳真人而建,时名“旌阳古祠”。万寿宫是江西人心中的圣地,有江西人的地方必有万寿宫,一般江西会馆即是万寿宫所在。 27. 奉化市溪口镇雪窦寺,卒于1968年,现已重建。南宋时与杭州灵隐,天台国清,宁波天童寺齐名,被敕为五山十刹之一。明时被列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民国一度跻身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28. 嘉兴三塔,嘉兴古代七塔八寺之一,原茶禅寺前,最早建于唐代。在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卒于1971年。现又重建。 29. 南京通济门,生于1386年,卒于1963年 30. 河北阳和楼。曾是河北古城正定的主要象征,生于金末元初,卒于1960年代。阳和楼横跨正定城南门外观内南大街上,下为重台,砖台下开两券门如城门,左右各一,行人车马可以通行。 31. 重庆万州桥。生于1870年,卒于1970年 32. 哈尔滨江北尼古拉教堂,生于1924年,卒于1969年。 33. 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喇嘛台),生于1900年,卒于1966年。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分享,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